谢吕先生惠幅巾

· 王绂
乌纱寄惠承高谊,两带翩翩一幅全。 制度想从周礼出,风流得自晋人传。 寒炉坐守偏相称,晓镜看来亦自妍。 昨夜寻梅到山寺,僧言疑是老逋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纱:古代一种黑色的细布,常用作头巾或帽子。
  • 寄惠:赠送。
  • 高谊:深厚的情谊。
  • 翩翩: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 制度:这里指幅巾的样式和制作方法。
  • 周礼:古代中国的一部典籍,记载了周朝的礼仪制度。
  • 风流:这里指文雅、有才华。
  • 晋人:指晋朝的人,晋朝文人多有风雅之举。
  • 寒炉:冷炉子,指在寒冷中取暖的炉子。
  • 相称:合适,相匹配。
  • 晓镜:清晨照镜子。
  • :美丽。
  • 寻梅:寻找梅花,常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清高和雅致。
  • 老逋仙:指宋代隐士林逋,因其隐居山林,好梅,故有此称。

翻译

您赠送的乌纱幅巾,我感激您深厚的情谊,两条飘逸的带子完整无缺。 这幅巾的样式和制作方法,似乎源自周朝的礼仪制度,而其文雅的风采则传承自晋朝的文人。 在寒冷的炉边坐着,这幅巾显得格外合适,清晨照镜子时,它也让我看起来更加美丽。 昨晚我到山寺寻找梅花,僧人看到我,还以为我是那位爱梅的隐士林逋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吕先生赠送的乌纱幅巾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幅巾的描述,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雅的风采。诗中,“乌纱寄惠承高谊”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激,而“制度想从周礼出,风流得自晋人传”则巧妙地将幅巾与古代文化联系起来,显示了其不凡的来历。后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一步以幅巾为媒介,体现了作者的雅致和对美的追求。结尾的“昨夜寻梅到山寺,僧言疑是老逋仙”则增添了一抹幽默和自嘲,使得整首诗既庄重又不失风趣。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