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堤燕集次韵答王介轩黄嗣杰

· 王恭
沧洲沙馆共欢携,红烛青尊月易西。 孤客独怜萍尚泛,幽期那似鹤同栖。 霜飘败叶催残腊,雁引寒声入夜溪。 何事故人俱断酒,风流佳句若为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洲:指隐居之地,多用于诗词中,意指远离尘嚣的幽静之地。
  • 沙馆:沙洲上的馆舍,这里指诗人聚会的地方。
  • 红烛青尊:红烛指点燃的蜡烛,青尊指青铜酒器,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场景。
  • 幽期:隐秘的约会或期望。
  • 鹤同栖:鹤是一种象征长寿和高洁的鸟,与鹤同栖比喻与高洁之人共处。
  • 败叶:枯萎的叶子。
  • 残腊:指农历年末,腊月即将结束的时候。
  • 断酒:戒酒。
  • 风流佳句:指优美的诗句,风流在这里指文采飞扬。

翻译

在沧洲的沙馆中,我们共同欢聚,红烛和青铜酒器相伴,月亮却匆匆西沉。 我这孤独的旅人,独自怜惜自己像漂泊的浮萍,而隐秘的期望却难以与高洁的鹤共栖。 霜降使枯叶飘落,催促着年末的到来,雁鸣带着寒意,在夜间的溪流中回响。 为何我的故友们都戒了酒,那风流倜傥的佳句,又该如何题写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沙馆中的夜晚聚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红烛青尊月易西”一句,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又暗含了时光易逝的哀愁。后文通过对“孤客”、“萍尚泛”、“鹤同栖”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