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士:培养士人。
- 澹云:淡淡的云。
- 凉月:清凉的月光。
- 午窗:正午时分的窗户。
- 虚:空旷,这里指窗户显得空旷。
- 满庭芳草:庭院中长满了芳草。
- 人稀到:很少有人来到。
- 黄精:一种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
- 自锄:自己亲手锄地。
- 积水:积聚的水。
- 断桥:断裂的桥。
- 寒鸟:寒风中的鸟。
- 鸣磬:敲响的磬,一种打击乐器。
- 夜霜初:夜晚的霜刚刚开始出现。
- 泮林:古代学宫中的园林。
- 苏门啸:指苏门答腊岛上的啸声,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声音。
- 未许:不允许。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指隐居。
翻译
我曾隐居在屋后群峰环绕的地方,那里有淡淡的云和清凉的月光,正午时分,窗户显得格外空旷。庭院中长满了芳草,很少有人来到这里,我亲手在半亩地上种植黄精。积水旁断裂的桥上,寒风中的鸟儿飞过,夕阳下,磬声在夜霜初降时响起。不要羡慕学宫园林中的高远志向,我还不允许自己去寻找山林,共同建造隐居之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水的宁静画面,通过“澹云凉月”、“满庭芳草”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半亩黄精手自锄”展现了诗人亲手劳作的田园生活,而“积水断桥寒鸟外,夕阳鸣磬夜霜初”则增添了一丝孤寂与超脱的氛围。最后两句“泮林莫羡苏门啸,未许寻山共结庐”则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不愿被世俗所累,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