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夜听蜀僧弹琴

春江江水连江陌,月照行舟送行客。 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 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 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 忽续忽断声离澌,枞枞楚楚纷横披。 错落千珠满客耳,前听后听回回喜。 倏尔夜色失天河,空馀江水微微波。 昨宵东院琵琶起,琵琶声调那足比。 自是心远意象偏,客里静尽闻如此。 促舟幽人坐抱膝,听之数起卧还立。 移舟更傍水东头,西洲将有蛟螭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韽韽 (ān ān):形容声音低沉。
  • 冷冷 (lěng lěng):形容声音清脆。
  • 离澌 (lí sī):形容声音断断续续。
  • 枞枞楚楚 (cōng cōng chǔ chǔ):形容声音清晰有力。
  • 倏尔 (shū ěr):突然。
  • 幽沉 (yōu chén):深沉而幽远。
  • 横披 (héng pī):横放。
  • 错落 (cuò luò):不规则地排列。
  • 倏尔 (shū ěr):突然。
  • 空馀 (kōng yú):只剩下。
  • 琵琶 (pí pá):一种弹拨乐器。
  • 意象 (yì xiàng):心中的图像或感觉。
  • 促舟 (cù zhōu):催促船只。
  • 蛟螭 (jiāo chī):传说中的龙类生物。

翻译

春江的水连绵不断,月光照耀着行进的船只,送别远行的客人。蜀地的僧人在我的绿绮琴上弹奏,他的琴声竟能让江水显得更加洁白。

第一弦的声音低沉,仿佛在迟缓地追逐着流动的云彩;第二弦的声音则低沉得像是曲中的主角。接着是六弦、七弦的琴声,清脆悦耳,使得万象都显得幽深而沉静。

琴声忽续忽断,像是江水在断断续续地流动,清晰有力的声音纷乱地横放。千珠般错落的琴声充满了客人的耳朵,前前后后听来都让人感到欢喜。

突然间,夜色中失去了银河的光辉,只剩下江水微微波动。昨晚东院的琵琶声响起,但那琵琶的声调根本无法与这琴声相比。

这琴声自是心灵深处的意象所偏爱,客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听得如此清晰。催促着船只,幽人坐下抱膝,时而起身,时而站立,反复地聆听。

移船靠近水东头,西洲上仿佛将有蛟螭为之泣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江夜色中蜀僧弹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琴声的悠扬与深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如“韽韽”、“冷冷”、“离澌”等,巧妙地描绘了琴声的质感与变化,使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那美妙的音乐。同时,通过对江水、月光、行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之景的无限热爱。

王鸣雷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东村,又字震生。明诸生。有《空雪楼集》。 ► 73篇诗文

王鸣雷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