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等。
  • 温庭筠:唐代诗人,字飞卿,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 角声:古代军中号角的声音。
  • 呜咽: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 堤柳:堤岸上的柳树。
  • 岛烟:岛上的雾气。
  • 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
  • 归帆:指回程的船。
  • 芳菲:花草盛美。
  • 玉绳:星名。常泛指群星。
  • 村落:村庄。

翻译

背对着江边的楼阁,临近海上的明月,城墙上的号角声悲切地响起。堤岸上的柳树随风摇曳,岛上的雾气朦胧,两行南飞的大雁分飞。

京口的道路,回程的船只穿梭,正是花草盛美的时节即将过去。银烛已经燃尽,群星低垂,一声鸡鸣在村庄中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江景图,通过“背江楼,临海月”等句,展现了辽阔的江海景象。词中“城上角声呜咽”和“两行征雁分”等句,巧妙地融入了声音元素,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后半部分通过对“银烛尽,玉绳低”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