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

清机果被公材挠,雄拜知承圣主恩。 庙略已调天府实,国征方觉地官尊。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为爱山前新卜第,不妨风月事琴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机:清明的机智。
  • 公材:指有才能的官员。
  • :阻碍。
  • 雄拜:指高官显贵的职位。
  • 庙略:朝廷的策略。
  • 天府:指国家的仓库。
  • 国征:国家的赋税。
  • 地官:指掌管土地和赋税的官员。
  • 玉节:指高官的符节。
  • 分阃:指分掌军权。
  • 沙堤:指通往朝廷的道路。
  • 卜第:选择住宅。
  • 风月:指自然美景。
  • 琴樽:指音乐和酒宴。

翻译

清明的机智似乎被有才能的官员所阻碍,但高官的职位却知道如何承蒙圣主的恩宠。朝廷的策略已经调动了国家的仓库充实,国家的赋税才让人感觉到掌管土地和赋税的官员的尊贵。人们只是说高官的符节将要分掌军权,实际上是通往朝廷的道路即将到达家门。因为喜爱山前新选的住宅,不妨享受自然美景和音乐酒宴。

赏析

这首诗是杨巨源对胡二十被任命为户部兼判度支的祝贺之作。诗中,“清机果被公材挠”一句,既表达了对胡二十才智的认可,也暗示了官场的复杂。后文通过对“庙略”、“天府”、“地官”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胡二十在国家财政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胡二十新居的宁静与雅致,体现了诗人对其生活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胡二十的赞美,也是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描绘。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