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阳金台驿

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 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 求客:寻求贤能之士。
  • 千金:形容花费巨大。
  • 筑台:指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贤士。
  • 圣代: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郭生:指郭隗,战国时期燕国的贤士,燕昭王曾向他学习。

翻译

在战国时期,六国纷纷寻求贤能之士,燕昭王为了招揽人才,不惜花费巨资筑起了黄金台。如果郭隗生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他就不必因为不被重用而显得憔悴不堪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顾历史,对比了战国时期各国争相招揽人才与理想中的圣明时代。诗中“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描绘了战国时期各国对人才的渴求,以及燕昭王筑黄金台的盛况。后两句“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则表达了对理想时代的向往,以及对人才在圣明时代能够得到重用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