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七首

归去是何年,山连逻逤川。 苍黄曾战地,空阔养雕天。 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 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黄:青色和黄色,这里形容战地的荒凉。
  • 卓槊泉:指泉边竖立的长矛,槊是古代的一种长矛。
  • 号令:指挥军队的命令。

翻译

回到故乡是哪一年?山川连绵,与逻逤川相接。 战地苍黄,曾见证过激烈的战斗,天空辽阔,是雕鹰的栖息之地。 战旗插在沙堡之上,枪矛竖立在泉边。 寒日渐渐西沉,萧条的景象中,军队的号令响彻边疆的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地的凄凉景象,通过“山连逻逤川”、“苍黄曾战地”等词句,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诗中“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生动地描绘了战地的军事设施,而“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则传达了边塞的孤寂与军令的严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受。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