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竹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 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 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圆荷。 岁晏琅玕实,心期有凤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这里形容竹子的美丽。
  • 翠筠:翠绿的竹子。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竹子的果实。
  • 心期:心中期待。

翻译

一丛美丽的竹子,四周是清澈冷冽的水波。 空气湿润,晚烟浓重,光影中秋露显得格外多。 翠绿的竹子与稀疏的柳树相映,清新的影子拂过圆润的荷叶。 岁末时,竹子的果实如美玉般,心中期待着有凤凰飞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池边竹影的静谧画面。诗中,“婵娟色”与“清冷波”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又突出了四周环境的清幽。后句通过“晚烟”、“秋露”等自然元素,加深了秋日的氛围。结尾的“琅玕实”与“心期有凤过”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