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冯使君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祗在金台。 本师头白须归去,太守门清愿再来。 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从兹林下终无事,唯祗焚香祝上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瓦砾(wǎ lì):破碎的砖瓦,比喻无价值或低劣的东西。
  • 文章:这里指文学作品。
  • 岂有媒:难道有推荐者。
  • 两三年祗在金台:只在金台(指京城)待了两三年。
  • 本师:指自己的老师。
  • 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 皓皓(hào hào):明亮洁白的样子。
  • 玉霜:比喻洁白如玉的霜。
  • 孤雁:孤独的雁,常用来比喻孤独的人。
  • 萧萧:风声。
  • 松岛:长满松树的小岛。
  • 片帆:指小船的帆。
  • 从兹:从此。
  • 林下:指隐居的地方。
  • 唯祗:只是。
  • 焚香:烧香,常用于表示虔诚或祈祷。
  • 祝上台:向上天祈祷。

翻译

破碎的砖瓦般的文章,难道还需要推荐者吗?两三年来,我只在京城徘徊。我的老师已经白发苍苍,必须归去;太守的门庭清静,希望我能再次拜访。洁白如玉的霜中,孤独的雁飞得远远的;风声中,松树覆盖的小岛上,小船的帆缓缓展开。从此以后,我在隐居之地将无事可做,只是烧香祈祷,向上天表达我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中,“瓦砾文章”自谦地比喻自己的作品不值一提,而“两三年祗在金台”则透露出诗人在京城的漂泊与无奈。后文通过对老师和太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敬重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孤雁、松岛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即将隐居的决心和对未来的虔诚祈祷,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