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往鄜州

· 杨凝
新参将相事营平,锦带骍弓结束轻。 晓上关城吟画角,暗驰羌马发支兵。 回中地近风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阳系戎相,从来卫霍笑长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参:新近参与。
  • 营平:指军营和平。
  • 锦带:华美的腰带。
  • 骍弓:红色的弓。骍(xīng)。
  • 结束:装束,打扮。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形似牛角,有彩绘,声音激昂。
  • 羌马:羌族的马,泛指西北边疆的马。
  • 发支兵:派遣军队。
  • 回中:地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南。
  • 鄜畤:地名,即鄜州,今陕西省富县。畤(zhì)。
  • 扶阳:地名,在今陕西省。
  • 戎相:指军事相关的官职。
  • 卫霍:指卫青和霍去病,汉代著名将领。
  • 长缨:长带子,比喻权势。

翻译

新近参与将相之事的营平,身着华美的锦带,手持红色的弓,装束轻盈。 清晨登上关城,吹响激昂的画角,暗中派遣羌族的马匹,发动军队。 回中地区风常常急促,鄜州多年草木自然生长。 近来欣喜于扶阳的军事官职,自古以来,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将领都笑傲权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新任将领的英姿和即将出征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锦带、骍弓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将领的威武形象。同时,通过画角、羌马等元素,传达了出征的紧张气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回中和鄜州的自然景象,以及扶阳的军事地位,表达了对将领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风采。

杨凝

唐虢州弘农人,字懋功。杨凭弟。代宗大历十三年进士。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右司郎中。宣武节度使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圩堰,筑堤防,水患平息。时孟叔度横纵挠军治,而凝亦荒湎,晋卒,乱作。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疾卒。 ► 41篇诗文

杨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