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庚(gēng):指初伏、中伏、末伏。中国农历中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中伏和末伏,每一伏约十天,俗称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秋伏:秋天的伏天。
- 松槛(kǎn):松树旁的栏杆。
翻译
在三伏到秋伏这段酷热的日子里,偶然来到松树旁的栏杆边站立。这里炎热之感少,清凉的风却很多,干脆打开门,将那山中的清幽景色引入屋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东斋的独特氛围与诗人的惬意之情。开篇点明时间是夏日中最为酷热的伏天,“三庚到秋伏”直白说出时令。“偶来松槛立” ,一个“偶”字增添些许随性,诗人在烦闷的暑气中偶然来到松槛边。接着“热少清风多”,通过对比,突出此地凉爽的特点,清风阵阵,让人在炎热夏日有了难得的舒适。最后“开门放山入”堪称神来之笔,诗人打开门,仿佛把整座山的清幽、宁静都请进屋内,不仅有画面感,更将诗人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不拘泥俗套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给人一种悠然自得、返璞归真的美好感受 ,让读者也能从中体味到夏日山居的别样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