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伯文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

· 张萱
剩水残山木石居,年来已广绝交书。 溪边放鹤君应念,竹下开尊席已虚。 空谷烟霞聊共我,春江花月且还渠。 知君多是朱门客,何日蓬蒿一驻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剩水残山:指山水景色残破不全,比喻时局动荡或个人境遇不佳。
  • 木石居:指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与自然为伴。
  • 绝交书:断绝交往的信件,表示与世隔绝,不与人交往。
  • 放鹤:放飞鹤鸟,常用来象征隐逸或高洁的生活态度。
  • 开尊:开启酒器,指设宴招待。
  • 席已虚:宴席空无一人,表示无人来访。
  • 空谷:空旷的山谷,常用来形容隐居的地方。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也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春江花月:春天的江水、花朵和月亮,常用来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
  • 朱门客:指在富贵人家做客的人,朱门即红漆大门,象征富贵。
  • 蓬蒿:杂草,比喻简陋或荒凉的地方。
  • 驻车:停车,指停留或访问。

翻译

我居住在山水残破、木石为伴的地方,近年来已经写下了许多绝交的信件。在溪边放飞鹤鸟,你应该会想念,但在竹林下设宴,却空无一人。空旷的山谷中,烟霞与我为伴,春天的江水、花朵和月亮,还是让它们回归自然吧。我知道你多是在富贵人家做客,不知何时你会在我这简陋的地方停留一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诗中“剩水残山木石居”描绘了诗人简陋而自然的居住环境,“绝交书”则显示了诗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决心。后两句通过对“放鹤”和“开尊”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期待,希望有人能理解并访问他这隐居之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情的渴望。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