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五羊乘月渡石龙市寄怀邓玄度观察陈仪翔计部

· 张萱
七载离居老一丘,白头今作一身游。 灯前水阔天如洸,帆底潮平月不流。 欲向剡溪频棹雪,谁怜南国独登楼。 美人室迩烟波隔,何日同游海上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羊:指广州,古称五羊城。
  • 石龙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当时的一个市镇。
  • 邓玄度观察:人名,邓玄度,可能是当时的官员。
  • 陈仪翔计部:人名,陈仪翔,可能是当时的官员。
  • :guāng,水波闪动的样子。
  • 剡溪:shàn xī,河流名,位于浙江省,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隐居之地。
  • 棹雪:指乘船在雪中行进,比喻隐居或游历。
  • 美人:指诗中的朋友或仰慕的人。
  • 室迩:指住处近,比喻思念之情。

翻译

七年来我一直隐居在一座小丘上,如今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出游。 灯火前水面宽阔,天空闪烁,船帆下潮水平静,月光似乎静止。 我想要像古人那样频繁地在剡溪乘船赏雪,但谁会怜悯我在南国孤独地登上高楼。 我所思念的人住得并不远,却被烟波阻隔,不知何时能与他们一同遨游,像海上的鸥鸟一样自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萱在晚年离群索居后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夜晚水面的宁静和月光的静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对友情的深切珍视。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