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难丙子春三月寄怀陈集生宗伯
难行路,路行难。荆榛荒秽已盈径,豺虎咆哮今满山。
问君胡为乎,朝看壁,暮寻关,栖栖道路足蹒跚。风尘一堕自纷扰,日月已逝难追攀。
仪秦既悔日传食,韩彭亦悔常登坛。何如眼前一杯酒,使我日日开心颜。
劝君回头早裹足,吁嗟乎,难行路,路行难。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榛(jīng zhēn):荆棘和丛生的草木,比喻困难和障碍。
- 豺虎(chái hǔ):豺和虎,比喻凶恶的人或困难的环境。
- 蹒跚(pán shān):走路不稳的样子,比喻生活或行动困难。
- 仪秦: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和秦国的商鞅,这里泛指权谋之士。
- 传食:指四处奔波,为生计而忙碌。
- 韩彭:指汉初的韩信和彭越,都是功臣,但最终下场悲惨。
- 登坛:指登上高位,掌握权力。
翻译
路难行,行路难。荆棘丛生,荒草满径,豺狼虎豹咆哮满山。 问你为何如此,早看墙壁,晚寻关卡,步履蹒跚,奔波于道路。 一旦陷入风尘纷扰,日月如梭,难以追回。 张仪和商鞅后悔四处奔波,韩信和彭越也后悔登上高位。 不如眼前一杯酒,让我日日开颜欢笑。 劝你早日回头,裹足不前,唉,路难行,行路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路行难”的艰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诗中,“荆榛荒秽”、“豺虎咆哮”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前行的困难和危险。通过对比“仪秦”、“韩彭”的后悔与“眼前一杯酒”的自在,诗人传达了对于权谋和高位的不屑,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劝诫他人早日回头,不要执着于艰难的道路,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态度。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丙寅九日登百尺楼奉怀王洪崖田白园两参知 》 —— [ 明 ] 张萱
- 《 送韩叔捷太守觐还皖城兼怀林郡丞春池孙别驾古塘得二萧即席赋 》 —— [ 明 ] 张萱
- 《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 —— [ 明 ] 张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观灯雅集岁癸亥余尝为榕溪灯夕词十二章今采民谣复为甲子灯夕词十六章抚今追昔喜可知也 》 —— [ 明 ] 张萱
- 《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 其六 》 —— [ 明 ] 张萱
- 《 归善王宪度明府有事罗浮夜还过小园幸获停镳愧未投辖以诗二章见赠次来韵赋谢 》 —— [ 明 ] 张萱
- 《 别朱观察 》 —— [ 明 ] 张萱
- 《 八月十五夜儿辈试毕宿浮翠堂家宴对月 》 —— [ 明 ] 张萱
相关推荐
- 《 暮春 》 —— [ 宋 ] 王安石
- 《 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莱园 》 —— [ 清 ] 梁启超
- 《 暮春紫烟楼八咏步陈仪翔年兄百尺楼韵 》 —— [ 明 ] 邓云霄
- 《 和张文潜晚春 》 —— [ 宋 ] 徐积
- 《 送春 》 —— [ 宋 ] 刘敞
- 《 高阳台 · 藤花书巢送春 》 —— [ 清 ] 殷秉玑
- 《 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 》 —— [ 元 ] 陆文圭
- 《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八 》 —— [ 宋 ] 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