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韵寄和虔镇唐美承中丞见贻便面诗夏日集水亭韵
火云岳岳西日微,青铜冷射琉璃扉。
我忆习家池上客,谁寻渔父芦中矶。
冰壶不用白龙浸,寒玉已断红尘飞。
为问逍遥集珠履,何人酩酊歌缁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云:形容夏日炽热的云彩。
- 岳岳:形容山岳高耸的样子,这里比喻云彩的厚重。
- 青铜:指铜镜,这里比喻水面反射的光。
- 琉璃扉:琉璃制成的门,这里形容水面的清澈透明。
- 习家池:指习家园林中的池塘,这里泛指园林中的水池。
- 渔父:渔夫,这里指隐居的渔人。
- 芦中矶:芦苇丛中的小岛或石矶。
- 冰壶:指盛冰的玉壶,比喻清凉。
- 白龙浸:白龙浸泡,这里比喻冰块。
- 寒玉:冷玉,比喻清凉的感觉。
- 红尘飞:红尘飞扬,指尘世的繁华喧嚣。
- 珠履:缀有珍珠的鞋子,这里指华贵的装饰。
- 酩酊:形容醉酒的样子。
- 缁衣:黑色的衣服,这里指隐士的服饰。
翻译
夏日的云彩炽热而厚重,西边的太阳微微倾斜,青铜般的光芒冷冷地照射在清澈如琉璃的水面上。我回忆起习家园林中池塘边的客人,不知有谁会去寻找那隐居在芦苇丛中的渔夫。清凉的玉壶不需要冰块来降温,寒玉般的感觉已经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我想问问那些穿着华贵珠履、在逍遥中聚集的人们,谁会醉醺醺地唱起隐士的歌谣,穿着黑色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水亭的清凉景象,通过对火云、青铜光、琉璃扉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感。诗中“我忆习家池上客,谁寻渔父芦中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冰壶不用白龙浸,寒玉已断红尘飞”则进一步以冰壶、寒玉比喻清凉,断绝红尘,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疏离感。最后两句“为问逍遥集珠履,何人酩酊歌缁衣”则通过对比逍遥与酩酊,珠履与缁衣,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