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

夏木阴森翠作围,衔泥紫燕绕梁飞。 风和夜合香空杳,日照朝观色渐稀。 困暑每劳蚨蝶梦,逢庚频想芰荷衣。 瑶琴欲奏孤鸾曲,无奈炎蒸不可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森:形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
  • 衔泥:指燕子用嘴衔泥筑巢。
  • 夜合:一种植物,夜间花朵闭合。
  • :深远,不见踪影。
  • 朝观:早晨观看。
  • 蚨蝶:蝴蝶的一种。
  • 逢庚:指遇到庚日,古代以天干地支纪日,庚日为夏季的一个特定日子。
  • 芰荷:指荷叶,这里代指清凉之地。
  • 孤鸾曲:一种琴曲,寓意孤独。
  • 炎蒸:形容天气炎热。

翻译

夏日的树木茂密成荫,翠绿环绕,紫燕衔泥在梁间飞舞。 夜晚风和花香深远,早晨阳光下,夜合花色渐渐稀少。 困倦于暑热之中,常梦见蝴蝶,每逢庚日便想念荷叶的清凉。 想要弹奏孤鸾曲,却无奈于这炎热的天气,难以挥洒自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景象,通过“夏木阴森”、“衔泥紫燕”等生动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风和夜合香空杳”一句,以夜合花的香气和深远意境,传达了夏夜的宁静与幽美。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感受,以及对清凉之地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夏日复杂情感的细腻描绘。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