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彭公常在漱玉亭对酌因谈范生不至

漱玉亭前水鉴开,春风冉冉自南来。 燕衔落絮飞书栋,花送奇香入酒杯。 秦汉有编当日玩,范张悬约岁时回。 坐看碧沼鱼翻浪,空听辕门画角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漱玉亭:亭名,意指亭子周围有清澈如玉的水流。
  • 水鉴:指水面平静如镜,可以映照出周围的景色。
  • 冉冉:形容缓慢地、渐渐地。
  • 书栋:指书房的梁柱,这里比喻书房。
  • 奇香:特别的香气。
  • 悬约:指约定,悬而未决的约定。
  • 碧沼:碧绿的池塘。
  • 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
  • 画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形似牛角,绘有图案,用以发号施令或奏乐。

翻译

在漱玉亭前,水面如镜般平静,春风缓缓地从南方吹来。燕子衔着落下的棉絮飞过书房的梁柱,花朵送来独特的香气,飘入我们的酒杯。我们曾一起玩赏过秦汉时期的编钟,而范张之间的约定却还未实现,每年都在期待中度过。坐在这里看着碧绿池塘中鱼儿翻腾的波浪,却只能空听着军营大门外画角的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与友人在漱玉亭前的悠闲对酌,以及对远方友人未至的淡淡忧思。诗中“漱玉亭前水鉴开”一句,以水鉴喻景,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美丽。后文通过燕子、落絮、花香等自然元素,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生机与和谐。然而,“范张悬约岁时回”一句,却透露出对友人未至的遗憾,使得整首诗在春日的明媚中,夹杂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最后以“空听辕门画角哀”作结,将军营的画角声与内心的空虚相呼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