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龚通政父

· 曹义
令子清时列近臣,褒封锦敕荷君恩。 百年正拟荣三釜,一梦俄惊隔九原。 蕙帐夜寒悲吊鹤,兰溪月冷怨啼猿。 西风故旧山阳笛,几度闻来欲断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悼。
  • 通政:官名,明代设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掌管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
  • 令子:佳儿,多指优秀的儿子。
  • 清时:太平盛世。
  • 近臣:指君主左右亲近之臣。
  • 褒封:褒奖封赏。
  • 锦敕:用锦缎制成的诏书,表示尊贵。
  • :承受,接受。
  • 三釜:古代的一种量器,也用作微薄的俸禄的代称。
  • 俄惊:突然惊觉。
  • 九原:指墓地,九泉之下。
  • 蕙帐:用蕙草做的帐子,指高雅的居所。
  • 吊鹤:传说中与丧事有关的白鹤。
  • 兰溪:地名,这里可能指墓地附近的溪流。
  • 啼猿:猿猴的哀鸣。
  • 山阳笛:山阳,地名,在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笛,指笛声,常用来表达哀思。
  • 断魂:形容哀伤至极。

翻译

在太平盛世,你的儿子位列君主身边的近臣,承受着君王用锦缎制成的诏书褒奖封赏的恩泽。原本期望百年之后能享受微薄的俸禄带来的荣耀,却突然惊觉一切如梦,你已长眠于九泉之下。蕙草做的帐子里,夜寒中传来白鹤的悲鸣,兰溪旁的月光下,猿猴的哀啼让人心生怨恨。西风吹过,故旧之地山阳传来的笛声,几次听到都让人哀伤至极,仿佛魂魄都要断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通政父亲的深切哀悼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锦敕”、“三釜”等词语,展现了逝者在世时的荣耀和期望,而“一梦俄惊隔九原”则突显了生命的无常和突如其来的离别之痛。后两句以自然景象“蕙帐夜寒”、“兰溪月冷”为背景,借“吊鹤”、“啼猿”等意象,抒发了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悲痛。结尾的“山阳笛”更是以音乐之声,象征了哀思的深远和绵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