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葛祠

孤臣祠宇枕江皋,遗恨吞吴与灭曹。 寂寞忠魂何处是,江流击石阵云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这里指诸葛亮。
  • 祠宇:供奉祖先或神明的庙宇。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遗恨:留下的遗憾或怨恨。
  • 吞吴:指消灭吴国,这里指诸葛亮未能完成的北伐事业。
  • 灭曹:指消灭曹魏,也是诸葛亮北伐的目标之一。
  • 忠魂:忠诚的灵魂,指诸葛亮的灵魂。
  • 阵云:战云,比喻战争的气氛或紧张局势。

翻译

孤立的臣子诸葛亮的祠堂依傍在江边的高地上,他留下的遗憾是未能消灭吴国和曹魏。 那忠诚的灵魂现在何处?只见江水拍打着石头,战云高悬,气氛紧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诸葛亮的祠堂和江景,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与遗恨的缅怀。诗中“孤臣祠宇枕江皋”一句,既描绘了祠堂的地理位置,又暗含了诸葛亮孤立无援的境遇。“遗恨吞吴与灭曹”直接点出了诸葛亮生前的两大遗憾,即未能完成北伐事业,消灭吴国和曹魏。后两句则通过“寂寞忠魂何处是”和“江流击石阵云高”的对比,抒发了对诸葛亮逝去后的无尽怀念和对其生前未能实现的抱负的哀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诸葛亮一生忠诚与遗憾的深刻写照。

张守让

张守让,字斯礼,一字懋功。守谦弟。南海人。明穆宗隆庆四年(一五七〇)举人。任福建永安知县。寻升思仁副使,官终贵州贵宁道。以劳瘁死任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8篇诗文

张守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