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阁怀杨复所

· 张萱
派别支分自古今,旴江源本可追寻。 浮云叆叇随高下,流水潆洄认浅深。 丹陛便堪长捧日,苍生何必别为霖。 六桥月上光千顷,一幅潇湘见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旴江:即抚河,在今江西省东部。
  • 叆叇(ài dài):形容云盛的样子。
  • 潆洄:水流回旋的样子。
  • 丹陛: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常用来代指朝廷。
  • 苍生:指百姓。
  • :久下不停的雨,比喻恩泽。
  • 六桥:指杭州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潇湘:指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常用来泛指湖南地区,也用来比喻景色。

翻译

文昌阁怀念杨复所

派别支分自古至今,旴江的源头可追溯探寻。 浮云浓密随风高下,流水回旋辨识深浅。 在朝廷中便可长久地捧日,百姓又何必另求甘霖。 六桥之上月光洒下千顷,一幅潇湘美景映入心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旴江源头的追溯和浮云流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丹陛便堪长捧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期望,而“苍生何必别为霖”则体现了对百姓福祉的关怀。结尾的“六桥月上光千顷,一幅潇湘见此心”以月光和潇湘美景作结,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