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钦录奉怀安石先生陆太翁非敢窃附于金兰妄欲自同于臭味第知闻声而应安得抚尘而游遥献二诗自怜一吷不辞秽陋以见归依结想终生披襟何日

· 张萱
掉鞅词坛四十年,凌云赋就正翩翩。 高悬赤帜黄初后,独探玄珠大历前。 绮岁青钱曾入选,白头綵笔更飞骞。 休明鼓吹君为政,何日承牺一执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掉鞅:原指驾驭马匹时调整马缰,使马步稳健,比喻文笔稳健有力。
  • 词坛:指文学界,特别是诗词创作的领域。
  • 凌云:高耸入云,比喻志向高远或文采飞扬。
  • 赤帜:红色的旗帜,比喻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或领导地位。
  • 黄初:古代文学时期,指汉代初年。
  • 玄珠:黑色的珍珠,比喻深奥的文学或哲学思想。
  • 大历:唐代的一个年号,此处指唐代文学。
  • 绮岁:美好的年华。
  • 青钱:古代的一种货币,比喻才华或成就。
  • 綵笔:五彩的笔,比喻文笔华丽。
  • 飞骞:飞翔,比喻文思敏捷。
  • 休明:美好清明,指盛世。
  • 鼓吹:宣传,赞美。
  • 承牺:承受牺牲,比喻承担重任。
  • 执鞭:手持鞭子,比喻追随或效劳。

翻译

在文学领域驰骋了四十年,您的文笔稳健有力,如同驾驭着骏马。您的赋作高耸入云,志向远大,文采飞扬。在文学的红色旗帜高悬之后,您独自探寻深奥的文学思想,超越了汉代初年的文学成就,更在唐代文学之前独树一帜。在美好的年华里,您的才华已被选中,如同青钱一般珍贵。如今,您的白发下,文笔依旧华丽,思维敏捷如飞翔。在这个美好清明的时代,您是文学的鼓吹者,我何时才能追随您,承担重任,为您效劳呢?

赏析

这首诗是张萱对安石先生的赞美和向往之作。诗中,张萱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安石先生文学成就的敬仰,以及自己渴望追随其后的心愿。通过对“掉鞨”、“凌云”、“赤帜”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安石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诗中的“承牺执鞭”表达了张萱对安石先生的深厚敬意和追随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和对前辈的崇敬。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