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旧郡公韶阶徐公督学以诗币见寄赋此驰谢

· 张萱
解绂归来翰墨林,千秋自命喜书淫。 奇人问字披帷至,佳客论文载酒寻。 入梦国香兰馥馥,趋庭相种玉森森。 善榷洞口云常满,为报苍生望雨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绂(jiě fú):解下官服,指辞官。
  • 翰墨林:指文人聚集的地方,也比喻文学界。
  • 书淫:对书籍的极度爱好,比喻读书成瘾。
  • 问字:请教文字、学问。
  • 披帷:揭开帷幕,比喻来访。
  • 载酒寻:带着酒去寻访,指以酒会友,交流学问。
  • 入梦国香兰馥馥:梦中进入香气四溢的兰花国度,形容梦境美好。
  • 趋庭相种玉森森:在庭院中种植玉树,形容家族昌盛,子孙众多。
  • 善榷(shàn què):善于管理,这里指善于治理。
  • 洞口云常满:比喻治理得当,政绩显著,如云满洞口,象征着恩泽广被。
  • 望雨霖:希望有连绵的雨水,比喻期望有好的政策或治理来滋润百姓。

翻译

辞去官职后,我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自认为对书籍有着无尽的热爱。奇特的人们来访,向我请教学问,佳客们带着酒来,与我讨论文学。梦中我进入了一个充满兰花香气的国度,庭院中种植的玉树茂盛,象征着家族的繁荣。我善于治理,政绩显著,如云满洞口,我告诉百姓们,我期望有好的政策来滋润他们,就像期盼连绵的雨水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辞官后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治理的自信。诗中通过“解绂归来翰墨林”和“千秋自命喜书淫”描绘了作者对书籍的痴迷,而“奇人问字披帷至,佳客论文载酒寻”则展现了作者在文学界的受欢迎程度。后半部分通过梦境和庭院的景象,寓意着作者对家族繁荣和治理成果的自豪。最后,“善榷洞口云常满,为报苍生望雨霖”则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和期望。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