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印别驾游桃川宫寻秦人洞

殿阁夕阳外,花源楚水西。 秦人不可见,洞草尚萋萋。 九畹心空结,三湘望欲迷。 探奇犹未极,还下武陵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别驾:古代官名,这里指同游的官员。
  • :姓氏。
  • 桃川宫: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传说中的桃花源所在地。
  • 秦人洞:指桃花源中的隐居者,传说他们为逃避秦时战乱而隐居于此。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九畹:古代面积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这里泛指大片田地。
  • 三湘:指湖南省的湘江流域,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望欲迷:望之而心生迷茫。
  • 探奇:探寻奇景。
  • 武陵溪:指桃花源的所在地,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翻译

在秋日,我与印别驾一同游览桃川宫,寻找传说中的秦人洞。 宫殿楼阁在夕阳的映照下,花源位于楚水之西。 秦人的踪迹已不可寻,洞中的草依旧茂盛。 心中的思绪如同九畹的田地般纷乱,望着三湘之地,心感迷茫。 虽然探寻奇景尚未尽兴,我们还是沿着武陵溪而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与友人游历桃川宫,寻找传说中的秦人洞的情景。诗中,“殿阁夕阳外,花源楚水西”描绘了宫殿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色和花源的地理位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句“秦人不可见,洞草尚萋萋”则表达了诗人对秦人洞的向往与寻觅未果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迷茫。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