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兆孺赴岳州府谒李刺史

木落章华晚,帆飞梦泽云。 莫挥长别泪,不是久离群。 鹦鹉休先赋,兰膏恐自焚。 诸蘋幸可荐,为我吊湘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兆孺: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岳州府: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 李刺史:指李姓的刺史,刺史是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地方行政长官。
  • 章华: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岳阳的章华台。
  • 梦泽:古代地名,指洞庭湖一带。
  • 鹦鹉:鸟名,这里可能指岳阳楼记中的“鹦鹉洲”。
  • 兰膏:香料,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诸蘋:水生植物,这里指可以用来祭祀的植物。
  • 湘君:古代神话中的湘水之神。

翻译

落叶纷飞,章华台的傍晚显得格外萧瑟,帆船在梦泽的云雾中飘扬。 不要挥洒长久的离别之泪,你并非长久离开我们这个群体。 不要急着去吟咏鹦鹉洲,美好的事物恐怕会自毁。 幸好有这些水生植物可以用来祭祀,替我向湘水之神表达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宋登春送别朋友兆孺前往岳州府谒见李刺史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章华台的落叶和梦泽的云雾,营造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诗人劝慰兆孺不要过于悲伤,因为他并非长久离开。同时,诗人用“鹦鹉”和“兰膏”的比喻,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可能面临的危险。最后,诗人希望兆孺能用诸蘋来祭祀湘君,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祝福和对湘水之神的敬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