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古代重阳节日,有登高祭祖的习俗。
驼山:在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名为驼山的山。
松杉:指松树和杉树。
张幔:拉开帷幕。
促席:快速摆设席子。
一百重阳:指过了一百个重阳节。
十旬:指十天。
凭栏:倚着栏杆。
吹笙:吹笙乐器。
落帽:指风吹落帽子。
商略:商议。
平田:指平整的田地。
加餐:增加饭食。
翻译
松树和杉树在中午时分送来了一丝凉意,拉开帷幔,快速摆设席子,让我们欢聚一堂。过了一百个重阳节的日子,十天的休息时光已经结束,我们倚着栏杆,一同登上驼山。约请月光下吹奏笙乐,又怎能羡慕风吹落帽子的景象呢?商议平整田地,再添酒食,不必费心高谈阔论,只需增加些许饭食即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祭祖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祥和氛围。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古代的习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