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中斋至日舟中七言

· 陈杰
又报微阳九地回,堂堂心在鬓颜摧。 乡愁云物有诗写,驿讯春枝无使来。 燕谷可能生出黍,漆园但爱死如灰。 相从导引学仙去,吴市不知人姓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阳:微弱的阳光,指初春的阳光。
  • 九地:九层地下,形容极深。
  • 堂堂:形容正大、盛大。
  • 鬓颜摧:指鬓发和容颜因岁月摧残而衰老。
  • 乡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云物:景物,风景。
  • 驿讯:驿站传递的消息。
  • 春枝:春天的树枝。
  • 使来:使者到来。
  • 燕谷:地名,可能指燕地的山谷。
  • 生出黍:长出黍米,黍是一种谷物。
  • 漆园:地名,可能指种植漆树的园地。
  • 死如灰:形容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 导引:古代一种养生术,通过调整呼吸和动作来达到健身目的。
  • 学仙:学习修仙之道,追求长生不老。
  • 吴市:地名,指吴地的市集。
  • 人姓梅:指传说中的仙人梅福,据说他在吴市卖药,后成仙。

翻译

又传来初春阳光从地底回升的消息,我的心依然堂堂正正,但鬓发和容颜已因岁月摧残而衰老。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云物般飘渺,有诗可以表达,但驿站传来的消息中,春天的树枝上却没有使者的到来。 燕谷之地或许能长出黍米,漆园之中我却只感到心如死灰。 我们相随学习导引之术,追求仙道,在吴市的市集中,不知那位卖药的仙人是否还姓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微阳九地回”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而“堂堂心在鬓颜摧”则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后句通过“乡愁云物”与“驿讯春枝”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结尾处提及学仙与吴市的梅姓仙人,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

陈杰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