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蜀士文昌醮

· 陈杰
葳蕤桑梓剪为荒,翰墨横流坠绪茫。 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无地托文昌。 几时兴雨苏民望,何日乘云返帝乡。 我少乞灵今不梦,倚观魁宿照词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葳蕤(wēi ruí):形容植物茂盛,枝叶繁密。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用作故乡的代称。
  • 翰墨:笔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坠绪:指文化的衰落。
  • 武曲:星名,代表武勇。
  • 文昌:星名,代表文化、学问。
  • 魁宿: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也泛指北斗星。

翻译

茂密的桑梓树被剪成了荒地,文章书画的流传也陷入了迷茫。 天空中北方的星辰明亮,象征着武勇;而江南之地却无处寄托文昌星的光辉。 不知何时能降下甘霖,满足百姓的期盼;也不知何时能乘云回到帝王的故乡。 我年轻时曾祈求灵感,如今却不再做梦;只能依靠观看北斗星的光辉,照亮这词场的辉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文化衰落的景象,通过对比天上的武曲星与地上的文昌星,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复兴的渴望。诗中“葳蕤桑梓剪为荒”形象地描绘了文化的荒芜,而“翰墨横流坠绪茫”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文化传承断裂的忧虑。后两句则寄托了对未来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个人创作灵感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命运的深刻关切。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