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 陈普
晦翁去后道无传,智水仁山尚宛然。 一室落成方翠碧,四书未竟已黄泉。 心留雨暗云深处,魂在月明猿哭边。 山上仙灵还聚合,虹桥消息问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翁:指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 智水仁山:比喻学问和道德的修养。
  •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
  • 黄泉: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也指阴间。
  • 虹桥:传说中连接天地的桥梁,这里可能指通往更高境界的象征。

翻译

朱熹去世后,他的学问和道德教诲似乎无人继承,但他的智慧和仁德依然如山如水般永恒。他的居所刚刚建成,四周翠绿,而他未完成的四书研究却已随他长眠地下。他的心灵似乎停留在阴云密布的深处,而他的灵魂则仿佛在月光下猿猴哀鸣的地方徘徊。山上的仙灵似乎再次聚集,而那通往更高境界的虹桥,我们何时才能得知它的消息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朱熹学问和道德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他未竟事业的遗憾。诗中,“智水仁山”象征着朱熹的学问和道德,而“四书未竟已黄泉”则表达了对朱熹逝世后未完成学术研究的惋惜。后两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描绘了朱熹灵魂的孤独和追求,以及对未来传承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学问传承的思考。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