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翰院思归

· 贡奎
日日思归未有期,梦魂几度绕园池。 白云满地山深处,红日当檐雪霁时。 竹外板舆春步小,花间银烛夜筵迟。 好将乌鹊频占喜,便买归舟泛碧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院:古代的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的办公场所。
  • 梦魂:梦中人的灵魂,这里指梦中的思绪。
  • 白云满地:形容山中云雾缭绕,如同白云铺地。
  • 红日当檐:太阳正好照在屋檐上,形容雪后初晴的景象。
  • 雪霁(jì):雪后放晴。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车辆,这里指乘坐板舆。
  • 银烛:明亮的蜡烛,形容夜晚的光亮。
  • 乌鹊:喜鹊,古人认为喜鹊叫是吉兆。
  • 碧漪(yī):碧绿的水波,这里指水面。

翻译

每天都在思念归家,却始终没有确定的归期,梦中的思绪几次三番地飘向了园池。 山中深处,白云铺满地面,屋檐上,红日照耀,正是雪后放晴的时刻。 竹林外,乘坐板舆在春日的小径上缓缓行走,花丛中,银烛照亮了夜晚的宴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 希望喜鹊的叫声能频频带来好消息,这样我就可以买一条船,沿着碧绿的水波归家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深切渴望和无法确定归期的无奈。诗中通过梦境、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白云、红日、雪霁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而板舆、银烛等生活细节的描写,则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怀念。最后,通过喜鹊和碧漪的意象,寄托了作者对归家的美好愿望。

贡奎

元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十岁能属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