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 徐贲
柴门村径带溪桥,来往因君岂惮遥。 浅水不波仍漾漾,疏林无雨自潇潇。 樯留夕照人将别,江作新寒酒易消。 明日秋风重怅望,还将离思托归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高二季迪,可能是指某位诗人的名字或别号。
  • 徐贲:元代诗人。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
  • 村径:乡村小路。
  • 岂惮遥:岂,难道;惮,害怕;遥,遥远。意为难道害怕遥远。
  • 漾漾:水面微微动荡的样子。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无雨自潇潇:潇潇,形容风声或雨声。这里指即使没有雨,树林中的风声也像是潇潇雨声。
  • 樯留夕照:樯,船桅;夕照,夕阳的余晖。意为船桅上留有夕阳的余晖。
  • 江作新寒:江水带来了新的寒意。
  • 酒易消:酒容易消散,指饮酒后酒意很快消失。
  • 怅望:怅然远望,带着失落的情绪。
  • 离思:离别的思绪。
  • 托归潮:托付给归去的潮水,希望潮水能带走离别的思念。

翻译

村舍的柴门旁,一条小溪和一座桥,因为你的到来,我岂会嫌路途遥远。浅浅的水面虽无波澜,却也微微动荡;稀疏的树林中,即使无雨,风声也如潇潇细雨。船桅上夕阳的余晖即将消逝,人们即将分别;江水带来的新寒意,使得饮酒后的醉意更容易消散。明日的秋风中,我将怅然远望,把离别的思绪托付给归去的潮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村舍、溪桥、浅水、疏林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樯留夕照人将别”一句,巧妙地将夕阳的余晖与即将分别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离别的不舍。结尾“还将离思托归潮”则寄托了对离别后思念的深切,希望潮水能带走这份思念,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把握。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