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杰
蜀相犹雄懿已王,江东逮见魏先亡。 山阳更在江东后,如此三分未用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相:指诸葛亮。
  • 雄懿:指刘备,因其字为玄德,有雄才大略,懿德之美。
  • :称王,指刘备建立蜀汉。
  • 江东:指东吴,即孙权所建立的政权。
  • 逮见:等到看见。
  • :指曹魏,曹操所建立的政权。
  • 山阳:指曹魏的都城洛阳,因洛阳位于山阳之地。
  • 三分: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翻译

诸葛亮在世时,刘备已经称王,建立了蜀汉;而江东的孙权,等到看见曹魏先于自己灭亡。曹魏的都城洛阳,又在江东之后灭亡,这样看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其实也不必过于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蜀相犹雄懿已王”一句,既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也指出了刘备的英明。而“江东逮见魏先亡”则揭示了历史的无常,即使是强大的曹魏也难逃灭亡的命运。最后两句“山阳更在江东后,如此三分未用伤”,则表达了作者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超然态度,认为历史的变迁是自然的,不必过于悲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