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

柳暝河桥,莺清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拼音

所属合集

#宋词三百首

注释

鹤江:松江之别派。 葑(fēnɡ)门:唐苏州吴县城东门。 柳暝河桥:日暮时停舟于杨柳掩映的河桥之下。暝,日落黄昏之时;河桥,苏州河上的小桥。 莺晴台苑:晴日登上莺声婉转的苏州台苑。台苑,指苏州姑苏台的苑圃。 策:马鞭。 蜡花:蜡烛的火花。 壶箭:古代的计时仪器。铜壶装水滴漏,壶中有箭标识时辰。 凌波翠陌:与美人在岸上遨游。凌波,女子步履轻盈貌;翠陌,长着青草的道路。 连棹横塘:与美人在水上遨游。棹,船桨,指船;横塘,一个连一个的池塘。 “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句:形容人去楼空如燕去巢荒。西湖、吴馆,作者经常住宿的地方,此处指佳人离去。 银罂(yīnɡ):银制的酒器。

吴文英在苏杭各有一姬,一离一死,本词的“有感”,即是追怀苏州离异之姬妾而作。上阕追忆与苏姬的欢聚。“柳暝”三句勾连今昔,写词人泊舟上岸的情景,同当年与苏姬乘马春游姑苏台往事相叠映。“当时夜泊”六句倒叙旧时与苏姬之相聚欢爱:词人与苏姬一见钟情,两情欢洽,情侣吟词饮酒,剪烛密语,情话绵绵,只恨春宵苦短,时光流逝,“深乡”写出情侣双栖共宿,深情密恋的缱绻欢爱。“共追”三句则总括了情侣在苏州漫步绿野小路,荡舟横塘碧波的生活情景。 下阕感伤与苏姬之离异。“凄凉”二字,感叹与二姬欢爱不终,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剧和不幸。“重来”六句写依照昔日与苏姬夜泊情景,唤酒斟饮,然而苏姬离异,人单影只,难以重温旧情,只能借酒消释“万感”之悲愁与孤闷。“故人”三句点明怀思“故人”,遥望“楼上”之意,“凭谁”写出孤独无伴的处境。最后以景结情,满月芳草绵延天涯,落日斜阳余晖,写出人去楼空,徒增黄昏触目之愁。本词虽是悲慨万种之作,却选用响亮、飞扬的词韵,即是借此表现词人急狂、苍茫的失落无依之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夜合花:植物名,落叶灌木,夏季开花,色白,有香气。
  • 短策:短的马鞭。
  • 词韵窄:填词的格律要求严格。
  • 壶箭:古代计时器中用以计时的箭。(“壶”读 hú)
  • 凌波:在水上行走。
  • 横塘:古堤名。
  • 银罂(yīng):银质或涂银的容器。

翻译

柳色昏暗笼罩河桥,黄莺在亭台苑囿中啼鸣清脆,短鞭频繁招惹春花的香气。那时夜晚停泊,温柔便进入深深梦乡。填词韵律严格,酒杯却很长,剪去烛花,计时的箭催促得急。一起追游的地方,在水上行走的翠色小路,连着船桨划过的横塘。 十年如同一场凄凉的梦,好似西湖上的燕子飞去,吴地馆舍也变得荒凉。重新来到这里万般感慨,依旧像从前一样唤来盛酒的银器。溪上雨急,岸边花落狂乱,趁着残留的乌鸦飞过苍茫天空。在故友的楼上,依靠谁来指给我,那芳香的草和西下的斜阳?

赏析

这首词名为“夜合花”,但实际是以夜合花为背景来抒发词人心中的感慨。词的上阕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与佳人在温柔乡中,饮酒填词,游玩于翠陌横塘之间,充满了浪漫和美好。下阕则回到现实,深感十年过去,物是人非,一切都变得凄凉。借西湖燕去、吴馆巢荒来象征人事的变迁,表达了深深的伤感。结尾部分通过描绘雨急花狂、残鸦飞过的景象,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而“故人楼上”更显孤独与无奈。全词今昔对比强烈,情感深沉,意境苍茫,让人体会到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与惆怅。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