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退

· 苏辙
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 此间本净何须洗,是病皆空岂有方。 示疾维摩元自在,放身南岳离思量。 病根欲去真元在,中夜梦游何有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示疾:(shì)意他人自己有病,此指出家人生病。
  • 维摩:佛教人物。
  • 南岳:中国五岳之一。

翻译

冷冷的枕头和单薄的衣服,躺在小竹床上,躺卧着听到秋雨滴落心里感觉很凄凉。这里本来就是清净的哪里还用去清洗,所有的病痛都是空的哪里会有什么方法。示意有病的维摩本来就自然自在,将自身放置在南岳没有了思虑。病的根源想要除去真正的元气还在,半夜在睡梦中游荡又哪里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病退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一种达观超脱的心境。诗中通过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描写,如“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此间本净何须洗,是病皆空岂有方”则体现出诗人对清净和病痛的独特看法,有着一种看透的智慧。接着提及维摩和南岳,表现出对自在解脱的追求和对尘世思虑的摒弃。最后两句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去除病根、回归真元以及超越世俗束缚的思考。整体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在经历病退后的内心感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