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耕者

·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脉:泥土的脉络。
  • (xiǎng):用酒食等款待。
  • 乌鸢(yuān):乌鸦和老鹰。

翻译

阳气首先从泥土的脉络中感知到,老农夜里起来喂养饥饿的牛。雨水深达一尺对春耕有利,太阳升起三竿时早饭才迟迟送来。妇女和孩子一同前来显得很妩媚可爱,乌鸦和老鹰飞下来巧妙地追随。繁多的政令又有什么补益,关键是要获得终年适宜风雨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耕图。开头写老农通过土脉感知阳气,体现出其经验和对农时的敏锐。雨深一尺点明春雨对春耕的重要,日出三竿才吃早饭显示出农夫的忙碌。妇子同来增添了温馨的氛围,乌鸢飞下追随更是增添了活泼的画面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政令的看法,认为自然条件对农耕的意义更为重大。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农家生活和春日景象,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