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 苏辙
扶杖今年见国人,悬弧早岁忆兹晨。 佛身三世归依地,邻寺百僧清净因。 蘧子知非惭已晚,白公起定惜馀春。 舞雩一濯平湖水,乡党惊呼白发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弧:古代风俗尚武,家中生男,则于门左挂弓一张,后因称生男为悬弧。弧,弓。
  • 兹晨:这个早晨。
  • 佛身三世:佛教名词,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 蘧(qú)子:即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
  • 知非:五十岁的代称,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白公:白公胜,春秋时楚国公子。
  • 舞雩(yú):台名,鲁国求雨的坛。

翻译

今年扶杖看到国人,早年生男时还记得这个早晨。佛身历经三世是归依之地,邻寺有百名僧人是清净的因缘。蘧瑗知道自己过去的不对已觉有些晚了,白公胜起定了珍惜余下的时光。在舞雩台上洗濯于平静的湖水,乡邻们惊呼白发又有了新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生日时所写,既回顾了过往,又透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首联提到了现在和早年的情景,展现岁月的流逝。颔联通过佛身三世和邻寺百僧来营造一种庄严、清净的氛围。颈联借用蘧子知非表达了对自己过往的反思,白公起定则显示出珍惜时光的态度。尾联描写在舞雩台上的情景,“白发新”暗示岁月又在自己身上留下了痕迹。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邃,体现了诗人在生日这个节点上的复杂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