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子

· 苏辙
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令诸子了生缘。 般柴运水皆行道,挟策读书那废田。 兄弟躬耕真尽力,乡邻不惯枉称贤。 裕人约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坐令:致使,让。
  • 了生缘:佛教语,意为彻底明白人生的因果关系。这里可理解为领悟生活的道理。
  • (bān):搬柴。“般”同“搬”,搬运。
  • 行道:践行大道,这里指践行人生的道理。
  • 挟策:拿着书本。
  • 废田:荒废农事。
  • 裕人约己:对别人宽容、慷慨,对自己约束、节俭。
  • (lěi)百年:累积了百年。

翻译

人老了只适合享受安闲的生活,就让孩子们去领悟人生的种种缘分吧。搬柴运水的日常小事里都蕴含着大道,手持书本勤奋读书也不能荒废了农田。兄弟几人亲身下田耕种真是竭尽全力,乡邻们不常这样做却错把我们称作贤能。对别人宽容对自己节俭是我们家族世代传承的风气,到现在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啦。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对诸子的一种教诲与期许。诗的开篇以自己年老安闲引出对诸子的寄望,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般柴运水皆行道,挟策读书那废田”这句很有深意,它告诉诸子平凡的劳作也是一种修行,读书求知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务实,体现了苏辙务实的生活态度。“兄弟躬耕真尽力”描写自家兄弟亲自耕种时的认真与努力,而“乡邻不惯枉称贤”表明这种亲力亲为不常见,反而被乡人夸赞贤能,从侧面反映了苏辙一家朴实勤恳的作风。最后“裕人约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强调家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在教导诸子要保持家族的美德,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延续的珍视。整体诗意蕴平实却蕴含生活智慧与家族精神,亲切自然又带有庄重的家风传承之感 。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