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 此老:指高僧寰中。据说虎跑泉是因他刚来此地时,老虎移来泉眼而形成。
- 行脚:指僧人云游四方。这里说老虎为了跟随高僧而移动泉眼。
- 抚掌:拍手,这里形容看到泉水如龙翻起浪花的兴奋、赞叹。
- ****盥濯(guàn zhuó):洗手洗脸等洗漱行为 。
- ****环玦(huán 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这里形容泉水滴落在台阶上发出的声音如同环玦碰撞。
翻译
在那高耸的东峰上,石塔亭亭而立。当年高僧初次来到这里,连各路神灵都敬仰万分。老虎移动泉眼追随高僧四处云游,泉水奔涌如龙般翻起雪白的浪花,让人不禁拍手叫绝。直到如今,游人来此洗漱完毕后,便卧躺下来,静静聆听那空灵的台阶上传来如同环玦碰撞般清脆的泉水声。由此可知,这位高僧就如同这清泉一样,不应以凡人俗气的来来去去去考量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开篇展现了石塔高耸于东峰的宏大场景,并通过“百神仰”突显高僧的不凡。“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用夸张奇幻的笔触,将虎移泉眼、泉水翻涌如龙的奇妙景象勾勒出来,充满浪漫气息与神话色彩。“至今游人盥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由虚转实,从过往的传说过渡到当下,描绘出游人们享受虎跑泉带来的宁静美好。尾句“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则由泉及人,将高僧的超凡脱俗和虎跑泉的清灵巧妙结合,表达出对高僧超脱境界的赞美与向往,同时在整体上营造出了空灵静谧、超凡出尘的意境,让人置身于一种奇幻又宁静的氛围中 。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