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 苏轼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 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 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苇间闻拿音,云表已飞屐。 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 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 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 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芙蓉:这里指木芙蓉。
  • 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
  • 娟然:美好的样子。
  • 静女:娴静美好的女子。
  • 阡陌(qiān mò):田间小路。
  • (yǎo):无影无声。
  • :居,存在。
  • 拿音:划船声。
  • 飞屐(jī):登山的木屐。

翻译

湖面上的野芙蓉,含着情思忧愁默默。娟秀美好如同静女,不肯靠近田间小路。诗人久久没有到来,霜后的艳丽冰冷难以久存。您行走追逐着鸥鹭,出仕和退隐的去向广阔难以猜测。芦苇之间听到划船声,云外好像看到飞起的木屐。让我整天去寻找,遇到花朵也不忍心摘取。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要做长久的过客。慨叹一年到头的辛劳,幸好有这一天的恩泽。希望能如愿却不能实现,人事多有背离阻碍。领悟到这知道有命运安排,深沉忧伤魂魄。

赏析

这首诗以湖上寻友不遇为线索,描绘了湖上芙蓉的美丽姿态与自己的愁思。诗中用如“脉脉”“娟然”等词语细腻地刻画了景物与心情。通过对友人“行逐鸥鹭”的描述,表达出对其行踪飘忽不定的感慨以及自己寻而不得的无奈。人生短暂如朝露的感慨,更增添了一丝慨叹与忧伤。末句深切地体现出诗人因事与愿违以及对命运安排的无奈所产生的深沉忧伤。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借景抒情,别具韵味。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