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废来:废置。
- 三竿日: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高,形容时间不早了。
- 漫浪:放纵而不受世俗拘束。
翻译
经过长久的废置时光,忽然有弟弟来寻求我。门外太阳已经升起很高,江关之处已呈现一片秋天景象。头发萧疏令人悲伤,放纵不羁来消散那穷困愁苦。世事都在江涛声之外,我的人生幸好能自在安闲。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接到弟弟苏辙(字子由)的书信后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历经长久的沉寂,与弟弟突然联系上的那种情感。“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通过自然景象既点明时间又烘托出一种萧索氛围。诗人面对白发显出悲伤,以一种自由洒脱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困苦。结尾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将世事抛在江声之外,享受着自在的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将复杂的内心感受生动地展现出来。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 —— [ 宋 ] 苏轼
- 《 次韵林子中见寄 》 —— [ 宋 ] 苏轼
- 《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日,先君忌日也。乃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以赠长老仙公。仙公抚掌笑曰:“昨夜梦宝盖飞下,着处辄出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 》 —— [ 宋 ] 苏轼
- 《 次荆公韵四绝其四 》 —— [ 宋 ] 苏轼
- 《 和陶拟古九首 》 —— [ 宋 ] 苏轼
-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 —— [ 宋 ] 苏轼
- 《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 —— [ 宋 ] 苏轼
- 《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