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从。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肺肝,夜吟如秋虫。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馀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殷勤:深情款款,此处指去年中秋的明月格外亲切。
- 潋滟:形容月光如水波荡漾。
- 古城东: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城市或地点。
-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 卧病:生病躺在床上。
- 破窗中:暗示环境贫困,窗户破损。
- 徘徊:来回走动,此处指月光在房间内移动。
- 窈窕:形容月光轻盈而美丽。
- 房栊:房屋的门窗。
- 歌楼:有音乐和歌声的楼阁,此处代指繁华景象。
- 琼宫:神话中的仙宫,此处指月宫。
- 白露:夜间气温下降,凝结成露水。
- 太白:指李白,以其豪放著称。
-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其诗多写贫苦生活。
- 频数:询问剩余的日子还能有多少。
- 佳月:美好的月亮,象征团圆与希望。
- 寒鱼:深秋的鱼,因水冷而少动。
- 噞喁:鱼儿互相撞击或游动的声音。
翻译
深情的去年那轮明月,在古城东方洒下醉人的光芒。 去年那个疲惫的人儿,病倒在破败的窗棂间。 月光轻轻寻找,穿过房门,仿佛知晓我的困境。 月亮哪知我身患疾病,只看见空荡的歌楼。 我倚着枕头叹息了三次,支撑着拐杖起身追随。 天风无情,吹我仿佛落入月宫般的仙境。 白露浸透心肺,夜晚吟唱像秋天的虫鸣。 这使我豪情壮志的李白,也化作了穷困的孟郊。 剩下的岁月还能有多少,如此美好的月色何时再逢? 寒冷的鱼儿也不得安眠,整夜都在水里低声交谈。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之作,通过描绘去年中秋月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对兄弟的深深思念。"月岂知我病"一句,以月的无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抚枕三叹息"至"化为东野穷"部分,诗人借月自比,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因病痛和困顿而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又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