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

· 苏轼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狠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名高有馀想,事往无留观。 萧公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 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 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 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 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 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 废兴属造物,迁逝谁控抟。 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 古今共一轨,后世徒辛酸。 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消散,尽头。
  • 相携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 甘露寺:位于江苏镇江,与金山寺并称“江南二佛国”。
  • 闲官:指无事可做的官员。
  • 联鞍:并骑同行。
  • 层梯转朱栏:层层台阶环绕着朱红色的栏杆。
  • 狠石:坚硬的石头。
  • 穹窿:形容天空广阔。
  • 卧龙公:指诸葛亮。
  • 猘子:狂犬,比喻凶顽之人。
  • 老瞒:曹操的小名。
  • 萧公古铁镬:萧何曾烹煮刘邦的亲属,此处借指历史往事。
  • 陂陀:山坡。
  • 逸周鼎:比喻珍贵的文物。
  • 渭城辞汉盘: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表达离别之情。
  • 典型垂不刊:指卓越人物的事迹永载史册。
  • 赞皇公:指唐玄宗李隆基。
  • 挺然:傲然独立。
  • 薙草:除草。
  • 瘗藏:埋葬。
  • 遗迹俨未刓:遗迹依然清晰可见。
  • 废兴属造物:事物的兴衰由自然规律决定。
  • 广武叹:广武涧的感叹,历史上楚汉战争之地。
  • 雍门弹:典故,指琴瑟之悲,此处表示哀叹。

翻译

江山之美难道不好?独自游历却容易感到孤独。只要有知心朋友相伴,何必要找素来喜欢的人呢?我本想去探访那闻名的甘露寺,路上却没有空闲的官员可以同行。两位陌生的朋友欣然答应与我结伴同行。这座古老的郡城四周环山,层层阶梯绕着朱红栏杆。楼阁建在断崖之上,地势狭窄,天际开阔,一眼望去,连几州的景色都能尽收眼底。回头远望大明寺,只见烟雾中的一根旗杆。坚硬的石头静卧庭院,犹如伏卧的高山羊。遥想诸葛亮的智谋,一席交谈便能驯服猛犬,再论说也能让曹操退缩。他的声名如此显赫,往事却已不再回首。想起萧何的铁锅,如今只剩空空如也。山坡上积水成池,雨后微波荡漾。泗水流失了周朝的宝鼎,渭城告别了汉代的盘龙。山川失去了往日的风貌,唯有这甘露寺依然完好。僧繇的壁画色彩斑斓,十二重层次令人惊叹。陆机的画作虽破旧,青狮戏耍的场景栩栩如生。楼顶有两位天人,挥手间如飞翔的鸾鸟。他们的艺术成就无法穷尽,却永远流传下来。赞皇公英姿焕发,亲手种植的古柏无人敢于侵犯。树枝刺破云霄,根须深入石缝。发掘出的断碑和金棺,埋藏得虽深,却揭示了历史的秘密。这四座雄伟的遗迹如同龙虎,历经风雨依然完好。他们在鼎盛时期,争夺从未稍减。事物的兴衰在于天意,变迁无法掌控。那些平庸之人还想做难事,真是可笑。古今之事并无不同,后世的人只能感慨。我在这里发出广武涧的感叹,无需等待琴瑟之悲的哀歌。

赏析

苏轼这首诗以游历甘露寺为契机,抒发了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慨。他通过描绘寺内的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中穿插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萧何等,以及对古迹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他对废兴兴衰的反思,也寓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诗风。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