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陈州: 古代地名,今河南淮阳一带。
- 宛丘: 古代地名,今河南淮阳,此处代指陈州。
- 邯郸枕中: 借用战国时吕不韦《吕氏春秋》中的典故,形容梦境。
- 云梦泽: 古代大湖,今湖北江汉平原一带。
- 暌离: 分离,远离。
- 十日留: 指期望的相聚时间。
翻译
在今年正月十四那天,在陈州与子由依依惜别,泪洒春风之下。然后在梦中又回到了邯郸,醒来却发现已来到云梦泽的南边。这次分离,仿佛过去了整整三年,我期待着能有十天的相聚来弥补。想象着未来某一天,我们都能在青山环绕下共度时光,看尽世间繁华,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与弟弟苏辙在陈州分别后的心境。诗人以"惊尘急雪满貂裘"比喻离别的匆忙和内心的凄凉,形象生动。"泪洒东风别宛丘",情感真挚,东风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言了时光的流逝。"邯郸枕中见"是借梦境寄托思念,表现出对重逢的渴望。"云梦泽南州"则象征着两人未来的路途遥远。诗人通过"三年计"和"十日留"的对比,表达了对相聚的强烈期盼。最后两句,以"青山映黄发"象征着兄弟俩老去的岁月,但仍然期待着共享天伦之乐,寓意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亲情永存。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