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
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
年来白发惊秋速,长恐青山与世新。
从此北归休怅望,囊中收得武陵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个中人:此指画中蕴含意趣的人,这里表示自己本性是喜爱山水自然这类意趣的人。
- 写真:写生,此处指作画。
- 抽身: 从世俗事务中抽身。
- **武陵春:这里代指李颀所画的山水画卷,寓意画卷有如同陶渊明笔下武陵桃花源般美好的景致 。
翻译
我一生本就是钟情山水意趣之人,时常想着面对渔舟就能挥笔作画。对着您这么优秀绘山能手,我实在很难写出与之匹配的诗句,那画中的云泉胜境仿佛在劝我早点从尘世事务中抽身隐退。近年来白发徒生,惊叹秋天来得太快,常常担心这世间变化太快,让青山也染上不同往昔的模样。从今往后我北归故乡不用再惆怅遗憾了,因为行囊之中已经收存着宛如武陵盛景般美好的画卷呀。
赏析
这首诗围绕李颀寄来画与诗这件事展开。开篇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暗示与李颀同样钟情自然。“诗句对君难出手”流露出苏轼在优秀的李颀面前的谦逊。“云泉劝我早抽身”由画境联想到生活,传达出对尘世辛劳的感慨与向往归隐的心思。“年来白发惊秋速,长恐青山与世新” 将时光易逝的忧愁和担心自然被世俗改变融合,富含深沉的人生思考。最后“从此北归休怅望,囊中收得武陵春”点明画卷给自己带来的慰藉 ,即使离开此地,有此画卷相伴,心中亦有美好风景。整首诗情意诚挚,巧妙地把对朋友画作的赞赏、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对自然向往等多种情感交融在一起,展现了苏轼豁达又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语言质朴却韵味悠长。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 —— [ 宋 ] 苏轼
- 《 谷林堂 》 —— [ 宋 ] 苏轼
-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 —— [ 宋 ] 苏轼
- 《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 —— [ 宋 ] 苏轼
- 《 刑赏忠厚之至论 》 —— [ 宋 ] 苏轼
- 《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 —— [ 宋 ] 苏轼
- 《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 —— [ 宋 ] 苏轼
- 《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