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

· 苏轼
《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模。 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 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 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 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 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馀年老不枯。 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折杨》:古俗曲名。
  • 于蔿(wěi)于:歌名。
  • 椟(dú)藏:指缄藏之物。
  • 朅(qiè):去。
  • 臞(qú)仙:旧时指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仙人。
  • 棠棣:木名,常比喻兄弟。
  • 郛(fú):外城。

翻译

新曲《折杨》能让万人追捧,只有先生你在独自唱着《于蔿于》。只相信那藏在盒中的终究会自我出售,怎知那碗模原本就是没有固定样子的。我自从跟着冰叟出来为官,肯陪伴着清瘦的仙人也可被称为儒者。兄弟二人都成为天下之士,如同芙蓉花也曾开到海边外城。不嫌弃雾谷中阴霾笼罩松柏,始终害怕彩虹般的屋梁承受着屋栋和木筏。高超的言论就像无穷的锯屑,小小的诗篇却有滋味如同成串的珠子。感激你在生日之际远远地为我祝寿,祝愿我年老时也不会干枯。没来得及用青玉案来报答你,建溪的新茶饼就如同截取的云间肥沃之土。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既展现了苏轼与王郎之间的情谊,也表达了对彼此的欣赏与祝福。诗中用《折杨》新曲和《于蔿于》对比,强调王郎的与众不同。以“椟藏终自售”“碗脱本无模”等来阐述一些道理和感悟。对两人的交往和特点进行描述,如“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等。同时也有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不嫌雾谷霾松柏”等。整首诗语言灵动,意象丰富,充满了苏轼独特的才情和风格。而“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更是精彩之句,简洁地概括出不同特点的言论和诗篇的魅力。最后提及茶来表达心意。全诗既有情感的抒发,又有深度的思考,展现了苏轼高超的作诗技巧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