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

· 苏轼
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 瘦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 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 自顷方从化,年来亦款关。 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镮。 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
  • 群蛮:指当地的少数民族。
  • 夜漏:古代用滴漏来计时,这里指夜晚的时间。
  • :不久前。
  • 从化:归化,服从教化。
  • 款关:叩关,指外族前来通好。
  • 镮(huán):同“环”。

翻译

杂乱的山峦环绕着古老的郡城,集市贸易连着众多的蛮族。瘦弱的山岭上春耕较少,孤零的城池夜晚时间很是清闲。往昔边境时常有警报,出征的战马离去后往往不再回来。自从不久前才开始归化,近年来也有外族前来通好。他们很能贪恋汉地的布匹,但还没有脱去金属环饰。哪里值得去争强争弱,这里的百姓都面容美好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戎州的地理环境、社会风貌以及与边地民族的关系。诗中展现了戎州被群山环绕、边地形势复杂的景象,同时描述了当地的一些特点,如春耕情况和边城氛围。过去战争频繁,而现在有了一些同化和友好交往的迹象。诗中对边民的描述既有其特点也有对和平共处的感慨。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状况的一种欣慰。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戎州的景象。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