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荆公韵四绝其四

· 苏轼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形容路途遥远,视野模糊的样子。(miǎo miǎo)
  • 荒陂:荒凉的池塘边或山坡地。(pí)
  • 先生:指王安石,荆公是他的号。(jīng gōng)
  • 三亩宅:古代一夫百亩,此处泛指一小块土地,表达简朴生活之意。
  • 从公:跟随先生,表示尊敬和追随。
  • 十年迟:表达对跟随王安石实现政治理想的期待,觉得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翻译

骑着驴儿行走在遥远的荒坡上, 想象着先生您健康无病的模样。 您曾劝我找一块小小的三亩之地安居, 如今想跟随您,这愿望已觉迟了十年。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模仿王安石(荆公)的韵律所作,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敬仰和对他政治理念的认同。首句通过描绘苏轼骑驴穿行于荒野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他对王安石的怀念与追慕。第二句通过回忆王安石未病时的状态,传递出对王安石高尚品格的赞美。王安石曾主张节俭,"三亩宅"代表了他的简朴理想。苏轼说自己"十年迟",意在表达自己未能早些追随王安石实现理想,流露出一种遗憾和向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苏轼对先贤的深深敬仰和对自己未能早做选择的自省。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