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任氏阅世堂
朱君长桐乡,死食桐乡社。
吏民安君德,君亦爱其下。
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岁谁似者。
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强梁顺教诏,桴鼓不鸣野。
三年去复还,园木裁拱把。
居人敬闾巷,禽鸟依屋瓦。
苍然百尺桧,直干任大厦。
相要勿剪伐,令尹昔所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蔡州:古代州名。任氏:姓氏。桐乡:古邑名。新息:古县名。强梁:强横的人。桴(fú)鼓:鼓槌和鼓。}
翻译
{朱君长久治理桐乡,死后也受桐乡祭祀。官吏和民众安于君的德行,君也爱护他的属下。留下遗言在这里安葬,无论生死都不要相舍。自己知道深得民心,千年以来谁能像他这样。任君治理新息,宽厚仁慈惠及鳏寡之人。强横的人顺从教令诏书,鼓槌和鼓不在野外响起。三年后离去又回来,园中的树木才长到两手合围那么粗。居住的人敬重里巷,禽鸟依傍着屋瓦。那苍然的百尺桧树,笔直的树干可担当大厦的重任。相约不要砍伐它,这是昔日县令所舍弃的。}
赏析
{这首诗记叙了不同的官员朱君和任君,称赞了他们的品德和政绩。对朱君,强调其受民爱戴,死后也受桐乡祭祀。对于任君,重点突出他治理新息时的宽惠,让强梁顺服、社会安宁,离开三年后归来树木才稍有成长,体现他在此地任职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最后通过对百尺桧树的描述,侧面表达对任君等贤能官员的敬重。诗中语言质朴,通过具体事例和景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官员们的形象和他们治理地方的成效。}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
苏辙的其他作品
- 《 白菊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题岐山周公庙 》 —— [ 宋 ] 苏辙
- 《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 —— [ 宋 ] 苏辙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 —— [ 宋 ] 苏辙
- 《 予初到筠即于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年二物皆茂秋八月洗竹培杉偶赋短篇呈同官 》 —— [ 宋 ] 苏辙
- 《 九月十一日书事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姜应明黄檗山中见寄 》 —— [ 宋 ] 苏辙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