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宿

残雪封条未乾,兰台襆被春寒。 斜日房栊吏散,鸣鸠飞下栏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这里泛指宫廷藏书的地方。
  • 襆(fú)被:用包袱捆束衣被。
  • 房栊(lóng):窗户。

翻译

残留的雪覆盖在枝条上还没有全干,宫廷藏书之地用包袱裹着的被子抵御着春天的寒意。夕阳西下官员们都散去了,斑鸠鸣叫着飞下了栏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清寒的景象。诗中通过“残雪封条未乾”呈现出一种清冷之美,“兰台襆被春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寒意。“斜日房栊吏散”营造出日暮时分官员离去后的静谧氛围,最后“鸣鸠飞下栏干”一个动态的画面,让整首诗在静态中增添了一丝生动活泼。整体意境清新淡雅,展现了一种安静而独特的官署景象。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