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其一

· 方回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 一会岂易得,招呼酒盈缸。 慷慨上高城,恻怆临大江。 雪水倾蜀峡,烟树连淮邦。 风景故不异,愁心私自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厖(máng):毛多且乱,这里形容眉毛稀乱,借此表示年老。
  • 一会:一次相聚。
  • 恻怆(cè chuàng):悲伤。
  • 倾蜀峡:形容蜀峡之地的雪水奔涌而下。
  • 淮邦:淮河一带的地区。

翻译

到明年您就七十岁了,我也已年老,眉毛稀乱。这样的一次相聚实在是难得,您热情招呼,席间酒满满地盛在缸里。我们意气豪迈地登上高大的城墙,心怀伤感地面对滔滔大江。蜀峡之地的雪水汹涌奔来,远方烟雾缭绕的树木连接着淮河一带。眼前的风景依然和过去没有不同,只是我忧愁的心里暗自碰撞着惆怅。

赏析

这首诗开篇由年龄入手,感慨两人的暮年状态,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深沉的氛围。诗人因友人相邀相聚,体现出友情的珍贵。“慷慨上高城,恻怆临大江”通过行动描写,既展现出诗人登上高城时的豪迈姿态,又透着面对大江时的哀伤情绪。“雪水倾蜀峡,烟树连淮邦”描绘出壮阔又悠远的景象,既有蜀峡雪水的磅礴气势,又有淮河烟树的连绵之态。而结尾“风景故不异,愁心私自撞”则笔锋一转,风景依旧却心境不同,即使美景当前依旧难掩内心的忧愁,诗人复杂的情感跃然纸上,既有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也有对当下形势或是人生遭际的忧虑 。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